北宋变法浪潮中,王安石写下这首冷峻的《老人行》。当世人都在讨论青苗法、市易法时,这位改革家却把笔锋对准了人性深处的暗礁。诗中不见庙堂高论,只有市井巷陌里老人与少年相互撕扯的面具。千年后再读,那些“翻手作云覆手雨”的戏码,仍在职场格子间、社交软件上循环上演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老人低心逐年少,年少还为老人调
译文: 老者卑躬屈膝讨好青年,青年却模仿长者的腔调
感悟:本该沉淀为醇酒的年岁,却在摇晃中泛起浮沫;理应迸溅星火的青春,偏要淬炼出暮气。松柏屈身学垂柳摆姿,新竹硬拗古木虬曲之态,这般错位如同倒流的沙漏。当黄昏与黎明互相模仿光影,昼夜的界限便在谄笑中模糊成一片混沌。
两家挟诈自相欺,四海伤真谁复诮
译文: 两代人各怀心机互相欺瞒,天下失却真诚无人指正
感悟:皱纹里本该镌刻智慧,却填满讨好的沟壑;眼眸中本应跃动赤忱,反沉淀着世故的浊色。老者以沧桑作赌注,少者押青春为筹码,在名为“人情”的赌局里互亮虚张声势的底牌。当真诚沦为待价而沽的器物,代际的对谈便成了瓷器相撞的刺耳碎响。
翻手作云覆手雨,当面输心背面笑
译文: 翻掌间变幻如云雨,当面交心背后讥嘲
感悟:暖语在唇齿间流转如珠,落地即成冰棱;笑意在眼尾凝结成霜,转身便化利刃。这恰似梅雨时节的江南,前刻赠伞人殷勤,转眼已成收伞客。成年人的世故是副双面绣,正面牡丹富贵,背面线头纠缠,光鲜与狼藉在翻覆间交替登场。
古来人事已如此,今日何须论久要
译文: 自古人性本就这般,如今何必奢求长久
感悟:承诺如早春薄冰,阳光下闪烁晶莹,暖风过处却裂痕丛生。世代间的契约原是写在流水上的字迹,涟漪散尽时,连倒影都难寻踪迹。或许该学山巅云雾,聚散从不立誓,浓淡皆随风意,在无常中守住飘渺的真身。
千年后的地铁站里,银发者刷着短视频追赶潮流,青丝客盘着菩提佯装老成。王安石若见这般景象,或要再研新墨。其实岁月最忌强求——老茶就该沉在壶底释香,新芽合该在枝头舒展,彼此投映却不攀附,才是光阴馈赠的慈悲。当我们在晨昏线两端停止扮演,或许能听见年轮转动的本真韵律。
图片
END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账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