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提起欧洲,你想到的是什么?是冰岛人享受着每周四天工作制的悠闲,还是比利时人可以自由地平衡工作与家庭?那日子,听着就让人羡慕得牙痒痒。
在德国,一个普通工人,时薪轻轻松松能拿到25欧元,换算一下,差不多就是200块人民币。一天干8小时,就是1600块。一个月下来,哪怕扣掉税,到手稳稳超过两万。就算啥也不干躺在家里,政府的补助金也能让你过得有滋有味。
法国人更不用说了,那本比砖头还厚的劳动法,把打工人的权益保护到了牙齿。最低工资标准定得死死的,不管你是餐厅里洗盘子的,还是电影院卖爆米花的,收入都低不了。这种“神仙日子”,简直是常态。
可问题来了,在信息产业这些新赛道上,欧洲早就被中美甩在了身后。那他们这种躺着就把钱挣了的高福利,究竟是哪来的底气?
欧洲人的小算盘
说白了,欧洲人过去三十年能躺得这么舒服,背后离不开三根结结实实的“拐杖”:俄罗斯的廉价能源,美国的军事保护伞,还有就是咱们中国的庞大市场。这三样轮流给欧洲“输血”,才让他们过上了高枕无忧的好日子。
先说俄罗斯这条能源大动脉。在2022年以前,欧盟超过四成的天然气和近三成的石油都来自俄罗斯,而且价格比国际市场便宜一大截。这笔账算下来,德国化工厂的生产成本愣是比咱们低了15%,法国核电站也因此省下了一大笔燃料钱。
便宜的能源不光让欧洲货在国际上有了竞争力,还养肥了不少国家。挪威那个管着1.4万亿美元的超级主权基金,一半多的收益都跟油气出口脱不了干系。可以说,俄罗斯的能源就是欧洲工业这台老机器的润滑油。
天上掉下的馅饼
省钱的道道还不止这一个。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,那才叫一个“天上掉馅饼”。在北约的框架下,美国常年在欧洲驻扎着几万大兵,从防空到巡逻,脏活累活全包了,承担了北约七成以上的开销。
北约要求成员国军费至少占GDP的2%,可法国呢?也就花了1.5%。特朗普当上总统后,更是天天在欧洲盟友耳边念叨,让他们自己多掏点军费。这笔省下来的巨款,不拿去发福利,难道还存银行里吃灰吗?
正是这笔钱,变成了瑞典长达480天的带薪育儿假,变成了芬兰大学生每个月能领到手的5500块生活补贴。欧洲人享受的福利,很大一部分是美国纳税人替他们买的单。
中国市场的金钥匙
最后这根拐杖,也是最关键的一根,就是咱们中国的消费市场。对很多欧洲大牌来说,中国简直就是一台超级“提款机”。大众汽车全球卖出去的车,有将近四成是中国人买的。空客公司每造三架飞机,就有一架要飞来中国。
你手上戴的那块瑞士表,很可能就是卖给同胞的钱,给德国宝马工厂的工人发了工资。人家工厂里的工人,时薪高达45欧元,是咱们同行的8倍。这份优越感,说到底,是中国市场给“养”出来的。
最狠的还得是奢侈品行业,那简直就是“吞金兽”。法国一瓶罗曼尼康帝红酒,能炒到上百万;LV一个背包,标价二三十万还经常断货。全球首富的宝座,都让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的老板给坐上了。
这些奢侈品还一个劲地涨价,香奈儿、LV轮番上阵,可人家的毛利率依然高得吓人。涨价非但没劝退咱们,反而激发了抢购热潮。法国欧莱雅和中国奇瑞汽车的营收规模差不多,可人家的净利润是咱们的十几倍,这差距,看得人心里五味杂陈。
好日子说翻就翻
可惜啊,这世上没有永远的盛宴。谁也没想到,支撑着欧洲好日子的三根支柱,几乎在同一时间,开始剧烈地晃动起来。
2022年俄乌战争一声炮响,把欧洲的能源美梦给彻底炸碎了。“北溪”管道一出事,德国的工业电价一夜之间飙升了400%,谁扛得住?化工巨头巴斯夫只能忍痛关闭工厂,大批制造业企业不是停产就是外流,其中一半都跑到了美国和中国。
美国那边也不省心。特朗普政府一边施压要求欧洲增加军费,一边又用《通胀削减法案》这样的高额补贴,挖欧洲的墙角,把新能源产业往美国拽。法国总统嘴上喊着“欧洲战略自主”,可德国总理却说了大实话:没有美国的保护,欧洲连一周的防空都撑不下去。
最后的认知堡垒
而对欧洲冲击最大的,还是来自中国的产业升级。过去,欧洲企业在高端技术领域几乎是躺着赚钱,如今却发现,咱们不光会买了,还会造了,而且造得又好又便宜。
2023年,中国电动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从3%一路飙到15%,光伏组件更是占了八成以上。曾经高高在上的西门子CT机,三年内降价25%;连空客飞机对中国的报价,都比以前低了不少。德国车企砸了上千亿搞电动车,结果还是打不过性价比更高的中国产品。
更深层次的危机在于,欧洲奢侈品赖以生存的“认知垄断”也正在被打破。很多人曾以为瑞士手表代表着极致的精准,却不知道中国制造的机芯早已迎头赶上。他们认为法国奢侈品代表着高贵,殊不知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代工贴牌。当全球消费者的认知逐渐回归理性时,欧洲奢侈品的热度还能持续多久,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结语
面对危机,欧洲内部也不是没想办法。德国拿出2000亿欧元补贴企业,法国重启核反应堆,但这些零散的动作,反而暴露了欧盟内部的深刻分歧,各家都在自扫门前雪。
更棘手的是,一旦触及高福利这根敏感的神经,社会矛盾就会立刻爆发。英国的护士、法国的工人,为了加薪和退休金走上街头,让整个国家陷入瘫痪。对于习惯了安逸生活的欧洲民众来说,福利早已不是一种政策,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。
那一年,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仅有可怜的0.4%,失业率却一路走高。曾经靠着外部“输血”过着舒服日子的欧洲,如今发现“输血者”们正在陆续离场。这场持续了三十年的盛宴即将散场,欧洲必须学会“自力更生”,而接下来的考验,才刚刚开始。
配资账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