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黄毛小子能考上北大?这录取通知书,难道是为了博眼球,做的假的吗?”
许多人常常抱有这种刻板印象:染着黄色头发的学生,往往会被当作“不良少年”,仿佛只有那些背离常规的孩子才会做出染发这种行为,毕竟,谁家正常孩子上学时会染头发呢?
然而,一位姓史的男孩,用他不畏偏见的行动,打破了这个陈旧的观念。这个黄毛男孩不仅没有沦为大众所预期的“叛逆少年”,反而凭借自己的实力,成功考入了名校——北京大学。
展开剩余88%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,当人们得知他所被录取的专业后,评论区却不再是满满的祝福,反而涌现出许多讽刺和不屑。一些人甚至认为,即使他考上了北大,未来也不过是送外卖的命。
究竟,这个黄毛少年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北大的?他又为何会受到如此多的质疑?
黄毛考北大?你没看错!
不久前,这个染着黄色头发的男孩,在台球厅打球时表示自己要考北大。许多人一开始以为他是在开玩笑,觉得这不过是个搞笑的梗。然而,男孩的眼神坚定,言辞认真,于是视频开始受到关注,大家纷纷点赞并期待后续的剧情,想看看他到底能否实现这个目标。
随着高考的录取通知书陆续下发,许多考生纷纷通过短视频分享自己的喜悦。而这位黄毛男孩也加入其中,发布了一段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视频。
视频中的他,穿着随意的拖鞋,顶着一头乱糟糟的“鸡窝头”,不拘小节地走向镜头,展示着自己的一张录取通知书。刚开始,大家以为这是一张自制的假通知书,但没过多久,男孩又拿出了那张真正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,才打破了所有人的猜疑。
不过,仍有一些质疑的声音。他们不相信这是真的,认为这张通知书可能是假冒的。很快,有人指出,这正是今年北京大学的标准通知书,连印章都很正规。
许多人看到这里后,依然心存疑虑,甚至有评论调侃道:“原来,打台球也能考上北大啊?”
随着视频的爆火,评论区呈现出两极化的局面。有人表示钦佩,赞扬他的努力与成就,但更多的则是“柠檬精”,嘲笑他并不值得这样的荣誉。
备考历程
事实上,男孩之所以能够成功考入北大,并不是偶然。他所被录取的专业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,初看之下,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与体育生有关。
在多个视频中,男孩提到了自己从小就热爱羽毛球,并且表现出惊人的天赋。他的父母也是高知分子,理解并支持儿子的爱好,同时一直强调文化课的重要性。在他们的支持下,男孩的羽毛球成绩一路高升,11岁时就获得了江苏省男子单打冠军。
然而,除了羽毛球,男孩的文化课成绩同样不容忽视。他在高中的时候,尽管以体育为主,文化课成绩始终保持优秀。高一高二时,他更多地注重文化课的复习,虽然在此期间放松了羽毛球训练,但他凭借过往的基础,快速找回了状态。
然而,命运并未对他宽容。高二暑假,他的腿部突然出现了问题,但他并没有轻言放弃。为了解决伤痛,他四处求医,同时坚持训练和学习。
幸运的是,在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,他顺利恢复并顺利参加了考试。最终,他凭借出色的成绩,顺利考入了北京大学。
被嘲笑的专业
尽管他考上了北大,但男孩所选择的专业——体育教育,依然遭到了很多网友的质疑。有些人认为,这个专业毫无前途,甚至有评论说:“体育生能上北大,就说明北大太好进了,学体育的将来只能当体育老师,没什么出息。”
这种看法无疑低估了男孩所学专业的多样性。事实上,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体育教师,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,毕业生可以从事体育解说员、新闻播报员等多种职业,并不是只有“体育老师”这一条路。更何况,作为北大学子,他无论走到哪里,都将以其高学历和广阔的视野,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不同的影响。
此外,男孩染黄头发的举动,往往被外界误解为“不务正业”的标志。但实际上,这只是在高考结束后他才做出的决定。在此之前,他一直专注于学习和训练。
正如心理学所指出的,外貌与一个人的品德和学业成绩并无必然联系。我们不该以偏概全,把外在的装扮与个人能力混为一谈。
结语
从男孩的求学历程中,不难看出,他的父母给予了他良好的教育,而他自己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。尽管身为体育生,他依然全力以赴,在文化课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。男孩最终能够考上北大,不仅凭借他出色的体育天赋,更因为他从未放松对学业的要求。
这段求学之路,必定充满了艰辛与汗水,而这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。
在当今社会,人的能力与价值,绝不是看外貌或者别人说什么就能轻易判断的。男孩的故事也向我们证明了,真正的努力与坚韧,永远会得到应有的回报。
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评论,欢迎在下方留言。
发布于:福建省配资账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